网站首页 > 媒体通稿 > 获奖通稿

石征平先生荣获「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」诗词特等奖

发布时间:2025-08-20    来源:小墨     点击次数:32

石征平,笔名又又乐,1955年10月出生,汉族,退休前为中学教师。

石征平与文字的缘分早在青年时期便已萌芽。1975年高中毕业前夕,他创作了一篇被指导老师称为 “朗诵诗” 的断行小作文《凌云志》,这篇作品被收录于当时的如皋县文化馆编纂的《如皋县工农兵诗选》1975年第8期,成为他早期文学创作中较有代表性的印记。

高中毕业后,石征平曾下乡插队,在基层生活中积累了别样的人生体验。1977年,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,他抓住机遇,成为首批被录取的考生。毕业后,他走上讲台,成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,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耕耘,直至退休。

退休后的石征平,生活节奏虽渐趋舒缓,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忱。他将更多时间用于休闲娱乐,偶尔触景生情、有感而发时,便提笔写下一些小作文,不为名利,只为记录心境、充实生活。

“收藏昨天,享受今天,憧憬明天” 是石征平的人生格言。这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话语,恰是他人生态度的写照 —— 珍视过往经历的沉淀,把握当下生活的美好,对未来抱有积极的期许,让人生在从容与热爱中缓缓铺展。

获奖作品赏析:

石征平老师的这首《梅花泪》,以清新婉约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凛冬未尽、春意初生的画面,在短短八句中将梅花的高洁与无奈、时光的流转与离愁交织成诗,读来如一缕冷香扑面,含蓄中带着浓烈的情感,非常动人。

开篇“冰雪迎早春,梅艳香一品”,以“冰雪”与“早春”对照,突显梅花在寒冷中先行绽放的孤傲与坚韧。“香一品”这一用语颇有古意,让人想起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中的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”,梅香不争不艳,却有“一品”之尊,寓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。

接着“月光寒影照窗花,不见折枝人”,由景入情,写月下孤影,窗前无语,虽是静景,却处处透着一份遗憾与哀愁。“不见折枝人”一句尤为精彩,隐含着对过往或失约之人的深切思念,又或是感叹知音难觅,使得整首诗有了情感的落点与诗意的深度。这句中的“折枝人”暗藏故事,引发无限想象,读者可从中感受到诗人心中未竟的惆怅。

后半部分情绪愈加浓烈。“夜来东风急,拂面雨丝冷”,东风虽是春的使者,却并不温柔,反而带来一场冷雨,与前文“冰雪”“月光”“寒影”相呼应,加重了整首诗的寒意和孤独感。雨丝拂面,花香欲散,时间的推移仿佛也在催促着春天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散。

结句“花香几日春欲去,唯剩泪淋淋”直抒胸臆,将之前铺垫的情绪推向高潮。梅花香虽美,却短暂易逝,春天尚未完全来临,却似乎又要转瞬即逝,这种对美好稍纵即逝的感伤,借物抒情,令人动容。“唯剩泪淋淋”既写花泪,也写人泪,情感浓烈而不滥情,既有个人的愁绪,也有自然时节中流转的无奈。

整体来看,石征平老师的《梅花泪》语言清丽,意境深远,将“梅”作为核心意象,通过月夜、冷雨、东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份淡淡的忧伤与不舍。诗作在章法结构上也颇为工整,上下两段对仗自然、过渡流畅,颇见匠心。

若要提出一些建议,诗中“花香几日春欲去”一句略显平直,若在用词或节奏上略作斟酌,或许能提升尾联的力度和韵味。此外,整首诗气氛虽浓,但略显凝重,如能在结尾处保留一丝“梅之坚韧”的象征意味,或许能让主题在伤感之外,增添一分力量。

总的来说,《梅花泪》是一首颇具文学功底与情感深度的佳作,石征平老师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情感寄托,让人感受到“寒梅”之中不只有孤傲的美丽,也有深埋其中的柔情与伤感。恭喜石征平老师凭借此作获奖,实属实至名归,期待老师未来在诗词创作中继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
 

其他作品欣赏:

玉兰花语

杏花二月数春早,更有玉兰正月香。

 

春来大地南风起,花香随风过大江。

庚子腊月廿二打春,辛丑正月初二风和日丽,驾车走亲访友,途经白玉兰大道,一眼望去,两排白玉兰花树,花蕊满枝,迎风摇弋。赶早开放的玉兰花,星星点点,似白云几朵,洒在枝头,延向天与路交汇的远方。

白玉兰是被子植物门、双子叶植物纲、木兰科的白兰和玉兰的别称。白玉兰是中国有名的观赏树种,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,白兰花朵为纯白色。开花时,叶芽还没有“吐绿”,是“先花后叶”。可谓“花白如玉,无需绿叶相衬”。

 

玉兰还有很多个品种,它们不仅花色各异,就连花朵的形状也是各有各的风姿,有些品种的开花时间长,开花时香气散播广泛。

春天来临,由于气温原因,长江以南,玉兰开花早于长江以北约十天半月。江南已是“白玉”一片,“春雪”连绵:江北还是花蕾满枝,蓄芳待放。

玉兰家族中,还有一种紫玉兰,颜色紫艳,如粉黛酒晕,红霞朵朵,在早春甚为抢眼。

紫玉兰:木兰科木兰属,又名木兰、辛夷,为中国特有植物,紫玉兰花朵艳丽怡人,芳香淡雅,孤植或丛植都很美观,树形婀娜,枝繁花茂,是优良的庭园、街道绿化植物,是非常珍贵的花木。

紫玉兰应该有两种:

一种与白玉兰一样,先花后叶;

另一种与白玉兰不同的是,花叶同期。还有春秋花开两季的名贵品种。

花型亦有“肥瘦”之分:

肥者花朵丰腴,叶片宽如关公青龙偃月之刀片,落瓣在空中飘下,犹如寒光掠云一片;

瘦者花朵劲健,叶片尖如吕布方天画戟之戟枝,花苞在枝头初放,确似彩霞喷火一焰。

紫玉兰花期略晚于白玉兰,白玉兰花凋稀疏之时,紫玉兰方始盛开,远远望去,片片紫气祥云,随风舒卷,给春天添加暖暖的温馨气息。

白色玉兰花,琼骨玉脂,风华绝色。更有略施粉黛,娇妍妩媚,迷人心魄。

白色玉兰花瓣,“染”上些许红霞,亦如“琼骨玉脂,薄施粉黛。”尽显风情万种;

白色玉兰花瓣,“抹”上些许黛绿,更是“冰肌雪肤,略染春色。”犹露仪态万千。

玉兰双娇,花中二乔。

一日清晨,踏春龙游河畔十字桥景区,眼前一排玉兰花树,朵朵玉兰花凌空开放,风轻轻,花婀娜。玉兰花树脚边的红梅花,虽是红艳,却显得有点“渺而又小”,没有玉兰花那种绝顶凌空的“霸气”!

见此美景,不由得掏出手机,对镜取景,微调画质,正准备轻触按键,突然手指“愣”住了,玉兰花怎么是黄的?

黄色玉兰可是从来没有见过,闻所未闻啊!好在现在科技先进,网络发达,“度”一下,全明白了:

黄玉兰,木兰科植物,原产于喜马拉雅山、中国南部、印度、爪哇或马来西亚,台湾在1800年间引进,目前各地有零星栽培,较稀有珍贵。

唉,还是有点“孤陋寡闻”。

如皋从来以花木闻名,自诩为“花木之都”,想必应有栽培,自此留心注意。

果然,天不负人。

一日回乡下老家,回程时,路边几小片黄色从眼角“倏然”闪过,莫不是……?赶紧减速靠边,然后慢慢掉头,往回开,再掉头,路边停下,摇下右窗玻璃,却见几片黄叶在树枝上晃荡,一场“过敏反应”。

带着几丝惆怅,开着车,沿着绿化边缘,眼角“乜(方言音,用眼角余光看)”着窗外,慢慢向前“游”车,“游”过几片树苗林地,还真给我“游”着了,一片黄玉兰苗地,赫然在旁,黄玉兰花开满园林上空,犹如“沙场秋点兵”,好不壮观!

如皋“花木之都”,果然名不虚传!

林木丛中,有一守护小屋,外墙上写着两行手机号码,我将其录下,发给我一做苗木生意的侄儿,让他秋天给我购一棵黄玉兰树,栽种我老家院子里。到时候,白玉兰、紫玉兰、黄玉兰、广玉兰,玉兰大全全集一套,不负“花仙居”之名。

白玉兰:洁白如雪、冰清如玉。

紫玉兰:铁红似漆、沉稳大方。

黄玉兰:黄亮赛金、雍容华贵。

时光流逝,早春玉兰花已尽。

春去夏来,靓丽登场广玉兰。

广玉兰,别称荷花玉兰。常绿乔木,叶宽大厚革质有光泽,花白色大如冠而沁香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树姿雄伟壮丽,为珍贵的树种之一。

 

又又乐农村老家有一棵广玉兰,为1988年春季栽培,如今树干高大雄伟,树高约18米,胸围102厘米,根围136厘米。正常开花均为白色。2019年,不知何种原因(花仙子、散花天女及爱花众仙,来到又又乐花仙居,举行“玉兰花会”,故而“礼献”金花,彰显仙气),花开金、白二色,白色花娇艳如玉,金色花雍容华贵,实为罕见。

同年深秋,因为底盘树枝,朝北的遮住二楼窗户,朝西的“扫刷”邻居家的瓦房顶,将其“修剪”掉,至如今,一直没有能够“花开二色”,今年花期,几次“借故”回去,期望能够再次看到金色广玉兰花,“期望”均成“失望”。

可能从今以后,金色广玉兰花,世间全无,只在又又乐的画册文中,成为美好而永恒的记忆。

(全文完)

文/又又乐原创

图/又又乐摄影制作

辛丑年夏至翌日

COPYRIGHT © 2024-2026 墨缘堂.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-3
主办: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: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